电厂通信系统《招标》常见需求--厂内行政通信系统
行政电话通信系统作为电厂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不仅简化了企业内部与外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还优化了沟通的流程,避免了不必要的走动和等待。同时,通过降低内部通话的费用(无需支付电话费、月租费或承诺话费),也为企业节省了成本,并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小犇科技电力行政电话通信系统支持IP中继、模拟中继、数字中继、载波中继等多种中继接入,企业可以将多条外线分配给众多员工(或科室、部门)共同使用,这样,每位员工都能拥有自己的分机,不仅节省了通信费用,还降低了人工沟通成本。当外线电话呼入时,系统允许通过分机进行便捷的转接,无需员工奔波或反复找人接听,极大地提升了沟通的便捷性。
电力专用通信设备进网许可证 :DDJ-2024-183-007。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04-B759-202616。
行政电话通信系统还提供了强大的管理功能,使得企业能够根据不同部门的需求进行灵活的通话权限设置。例如,某些部门可能被允许拨打长途电话,而其他部门则仅限于市话或内部通话。此外,系统还能随时调取各办公室的详细话费清单,为企业提供清晰的话费使用情况。
该系统具有多级语音导航、循环(优先)分机连选、指定路由、来电显示、全呼/群呼/组呼、一键告警、虚拟总机、智能语音、一机双号、电脑话务员、日/夜服、三方通话、智能中继、紧急呼叫、多等级限制、指定中继出局、呼叫转移、全通道录音、遇忙回叫、代接来电、分机热线、免打扰、电话会议、内/外线转接、强插/强拆、叫醒服务、集团彩铃、迂回中继路由、中继分组、计费管理、留言信箱、内外线区分振铃、内线分组、黑名单、秘书功能、中继专用、内外线电话会议、多路由智能选择、多国语言服务、传真服务、久叫不应转总机、叫醒服务(闹钟服务)、字头管理、内外线重号、拨号预处理、号码变换、限呼功能、缩位拨号、呼叫保持、分机截铃、恶意电话查询、自录语音、内置语音信箱、通话记录、话单话费查询、号码共享等数十种功能。
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但不限于此。
Q/GDW11358-2019电力通信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DL/T 5391-2007电力系统通信设计技术规定
DL/T 795-2016电力系统数字调度交换机
DL/T 5157-2012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
GB/T5169.5-2008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针焰试验
DL476-2012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GB/T 50064-201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DL/T5041-2012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36-2012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598-2010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
GB 50660-2011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YDN 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YDN 034-1997ISDN用户-网络接口技术规范
GF009-94开放呼叫前转、语音信箱、电话卡等业务的技术要求
YDN 047-1997中国智能网设备业务交换点(SSP)技术规范
GF017-95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
下面为电力企业、电厂的厂内行政通信系统《招标文件》常见需求。
小犇科技完全满足以下所有需求:
1、入网要求
1)卖方所提供的数字交换机应具备汇接局的功能,能作为端局和汇接局进行组网。
2)能采用半自动直拨入网方式(DOD2+BID)接入公用网。
3)能采用全自动直拨入网(DOD1+DID)接入公用网
4)能采用混合入网方式(DOD2+DID或DOD+BID+DID)接入公用网。
5)端口规范
6)中继线话务量>0.8爱尔兰。
7)传输:64kb/s对于模拟传输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CM),直接的数据传输采用数据多路复用接口方式。
8)交换:64kb/s-2.048MB/s。
9)端口适应性:可接模拟或数字用户,模拟或数字中继及各种语音、数据和可视图文设备。
10)投标方所提供的数字交换机应具有电力专用通信设备进网许可证。
11)投标方所提供的数字交换机应具有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
2、服务功能
1)用户分机功能:卖方提供的交换机除具有基本的用户分机服务功能外还应具有缩位拨号,热线服务,呼出限制,免打扰功能,转移呼叫,呼叫等待,代接组服务,会议电话,闹钟服务,遇忙回叫,寻线组服务,追查恶意呼叫,三方通话等功能,并能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设置。
2)话务台功能:话务台除具有基本的应答和转接功能外,还应具有如回叫话务员,话务员插入,预占功能,数字显示,话务台的日期和时间显示/设备,状态显示,呼叫等待及选择,话务台直接中继,来电转接及释放,话务台闭锁,自动定时提醒,呼叫分离,人工热线服务,服务等级转换等。还支持话务台一键呼叫,强插、强拆、监听、通话记录查询、话单查询等功能。
3)录音系统功能:录音存储, 录音来电显示功能(包括数字电话和模拟电话、对主被叫号码),录音模拟和数字电话, 录音回放功能, 录音日期同步, 录音时刻同步, 显示日期时刻, 实现联网或者电话查询功能, 录音系统具有外录接口,可Web管理和查询, 具有查询下载功能, 采用可视化录音系统,具有灵活的可管理性, 灵活的可操作性,可任意选择某日期录音重播, 根据要求具有各种录音通道数可选,本期工程考虑16通道。
4)卖方所提供的数字程控交换机起码应具备以下系统功能:交换机分区,音乐等候,限制呼叫,夜间服务,灵活编码,自动路由选择,自动话务分配,多种信号音源。
5)系统应具有数据服务功能,具有各种数据接口,并具备数据终端的联网功能,如人机命令数据呼叫,数据终端热线连接,数据终端固定连接,数字用户端口可实现CTI功能。
6)系统可具有自动话务台功能,具体如下:
入中继来话听语音提示后,可直接拨分机不需人工转接。
提供菜单驱动选择方式:语音提示以菜单方式提供可供买方选择的各种拨号提示音。
7)系统应能提供自动应答,留言中心,语音信箱等功能,卖方应能配置和实现此功能服务。
8)交换机具备专业的对外的以太网口,可通过此网口,将系统连接至企业局域网中,便于IP终端的部属,以及与其他系统联网。
9)卖方提供的设备应具有以下复原控制方式:
挂机:买方挂机0.3秒后被确认为挂机;
不可失局内呼叫采用互不控制方式;
入局呼叫可根据不同的入网方式和本网的要求灵活采用复原方式;
出局呼叫可根据不同的入网方式和本网的要求灵活采用复原方式;
3、系统硬件及可靠性要求
1)系统应具备双交换网络板,双信号板,双二次电源板,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切换时不中断已建立的通话,不丢失数据。
2)整机加载时间不超过5分钟,热启动时间不超过1分钟,每月再启动次数应在3次以下。除主机交换网和控制板外,其他电路板可带电插拔,电路板应具有完善的电磁屏蔽保护措施。
3)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应大于3年,系统平均中断时间在20年累计不超过1小时,端口板应具有过流、过压和防雷击保护。
4)处理器功能及能力:处理器应采用分散控制、功能分担的工作方式,要有较高的处理能力即BHCA值及较高的话务量负荷,处理机冗余配置采用同步双工方式。硬盘容量应较大,采用外存备份。
5)测量与告警
设备应具有必要的测量端口,并具有检测功能。
设备应具有完善的告警系统,以保证及时发现故障和日常维护。
设备对一般性故障具有自恢复能力。
6)系统软件要求
系统软件版本应为最新版本,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保证稳定可靠运行。
软件的可维护性高,能很容易的对软件进行修改。
软件应能容易掌握和操作,软件命令丰富,界面友好,且通过人机命令实现日常的数据更新和维护操作。
信号系统要求:用户信号符合国际信号规范要求,局间信号具备中国一号、七号信令。
4、行政交换机系统配置
交换机系统采用电路交换和软交换(IP)双核心设计,可平滑在线扩容。
系统应采用分部式供电方式,交换机各板件均具备独立的电源装置,具备电源转换功能,可实现由-48V DC电源转换板件所需电源。
交换机中所有电路板均支持带电热插拔,保证系统的维护管理。
5、主要技术指标
话务量
分机线话务量 双向>0.2erl/line
中继线话务量 市话>0.3erl/line
电力系统通信≥0.6erl/line
各种呼损值
交换机的各种呼损值应不超过以下数目
话务量分配
内部通话 60%
外部通话 40%
用户听拨号音的平均时间 3秒
电路强放
摘机不拨号 10─20 秒(用户自设)
两位间不拨号 5─20 秒(用户自设)
久叫不应 本地:30─60 秒(用户自设)
国内长途:60─90 秒(用户自设)
国际长途:60─120秒(用户自设)
传输参数
传输特性应满足国家信息产业部标准《YD344-1990自动用户交换机进网要求》所提供的指标。
为适应不同的入网方式,交换机应具有自动全程衰耗控制,可自动选择发端信号通路的衰耗值,衰耗值应能取0~8dB之间的任一整数值,并使交换机用户至用户,用户至中继器二线音频端的衰耗可以在-5~5dB之间可调。
传输衰耗(局间采用四线传输)
分机用户至用户交换机之间的传输损耗应不大于7dB且不小于2dB,分机用户话机至端局传输损耗应满足≤7dB;
二线模拟用户输入相对电平:0dBr 允差(-0.3─+0.7)dB;
二线模拟用户输出相对电平:本地呼叫:-3.5dBr;
允差(-0.7─+0.3)dB;
传输损耗随时间的短期变化:10分钟内变化 ≤±0.2dB;
分机用户环阻 ≥1200Ω/1600Ω(包括话机)
长距离用户环阻 ≥2000Ω(包括话机)
用户线线间电容 ≤0.5μF
用户线间绝缘电阻 ≥20kΩ
中继线间绝缘电阻 ≥50kΩ
馈电电流:最长线路时 >18mA
最短线路时 <50mA
本交换机在电源完全中断时,机内数据要求保证不丢失,电源恢复后重新启动的时间≤3min。
工作环境
接地电阻 <4Ω 与电站总接地网连接
交流电压 220V±15% 50Hz+2~-3Hz
直流电压 -44V~-58V
两交换机接地电位差 ≤6V
电站发电机电话谐波因素(THF) 在空载额定电压和额定转速时,线电压(18kV)的电话谐波因素(THF)不超过1.5%。
铃流
铃流源为25±1Hz正弦波,谐波失真≤10%
输出电压有效值为90±10V
断续比 4:1 偏差 ≤±5%
信号音
信号音源为(450±25)Hz,(800±25)Hz,(950±25)Hz,(1000±25)Hz和(2000±25)Hz正弦波信号源的谐波失真<10%。
6、系统各项功能要求
组网汇接功能
局向识别号≥5位,可连续拨号和接收,存储转发号的数位最多可达24位。
最大局向可达128个。
具有增加、删除或转译若干位号码的功能,能接收的号码或经增、删、转译的号码全部分地转发。
各种中继线的选择方式具有预选路由、直达路由、迂回路由、路由优化和重选路由的功能。
能对中继线编组,在采用DOD1方式时,应具备延时发码和闪烁启动,即刻启动及适应各种发码的启动方式,同时,也应具有自动检测拨号的功能。
具有灵活的编号方案,用户可根据需要修改用户号码和中继号码,编号方案均应符合电力系统自动交换网与邮电公用网原则。
应具有呼叫限制的功能,包括号码限制和局向限制,可通过人机命令随意改变对用户和中继的限制及自动定时限制。
通过软件设置,用户可分成以下等级:
A.可进行国际、国内、市话网、专网及本机内部呼叫接续;
B.可进行国内、市话网、专网及本机内部呼叫接续;
C.可进行市话网、专网及本机内部呼叫接续;
D.可进行专网及本机内部呼叫接续;
E.可进行本机内部呼叫接续;
F.可对行政用户和调度用户分组设置;
G.调度用户可与调度台进行热键接续;
H.其它组合方式呼叫接续不少于20%。
系统服务功能
帐号 ·自动呼叫分配
自动夜间服务 ·呼叫详细记录
自动路由选择 ·迂回路由
话务量统计 ·呼叫转移
长途控制 ·中继组寻呼线
中继组自动回叫 ·预占守候
用户等级 ·服务等级
热线服务 ·缩位拨号
端口状态查询 ·反极信号监视
会议电话 ·分机强插
优先用户插入通知 ·中继强插
强插保护 ·叫醒服务
号码重拨 ·留言服务
区别振铃 ·各种服务音
连选 ·直拨分机
出、入局呼叫限制 ·授权密码
缺席工作 ·主叫号码显示
优先用户 ·音乐保持
网络过载控制 ·阻塞中继
阻塞分机 ·汇接交换
免打扰 ·追查恶意呼叫
遇忙记存呼叫 ·重选路由
中继编组 ·数据通信保护
系统密码保护 ·远端维护
号码检索 ·告警显示打印
故障检测 ·故障修复与隔离
普通话机功能
自动回叫 ·恶意呼叫追踪
热线 ·同组代答
呼叫转移(无应答) ·遇忙转移
呼叫等待 ·预占接听
呼叫代答 ·保持
电话会议 ·持机排队
单机闭塞 ·跟踪转移
缩位拨号 ·强插
自动叫醒 ·留言等待指示
强插防护 ·话音邮递
数字录音录时设备技术要求
通道数: ** ·录、放音同时进行互不影响
多通道同时录音,分别存储 ·保存任何一次通话记录
提供本地菜单式查询 ·任一通道可选自动/非自动录音方式
语音可压缩存放于硬盘 ·录音控制方式有压控、声控、键控
数据库备份及光盘备份 ·硬盘满后,自动切换至另一硬盘录音
计费方式
计费系统的主要设备应包括:话务量统计、呼叫详细记录、呼叫计费系统、打印机等。
计费要能区分市话、长话、专网的呼叫,并能正确计费。网内呼叫是否计费可由人机命令进行控制。
交换机内部用户对市话网进行国内、国际长途呼叫时,需对用户分机采用PAMA计费方式、记录内容可由人机命令随意改动,自动定时结算。
交换机应能配合市话网的端局和长话局送出的相关计费信号,以满足长、市话计费要求。
长途计费方式
(1) 能分辨有权和无权打长途电话的两种用户,具有自动集中详细计费功能。打印内容包括:
·流水帐号码(电话收费单据的顺序号)
·主叫用户号码
·被叫用户号码(可打印16位数字)
·计费日期(年、月、日)
·开始通话时间,话终时间(时、分、秒)
·费率(按长途电话局规定)
·通话费
(2) 能按照不同路向长度,通话时长及通话类别计费。
(3) 半自动接续的计费单位时间和计费区段可由用户设定。
(4) 进行半自动去话接续时,话务员向计费设备输入有关计费信息,实现自动计费。全自动去话接续时自动接入计费系统。
(5) 应能脱机计费及开发新的计费功能。
(6) 计费差错率≤10-5(即1/10万次)。
(7) 计费软件应有足够的内存容量。
7、接口和信令
用户接口
模拟用户线接口,传输特性符合ITU-T建议Q517。
RS-232C,V24接口,同步工作数据速率为56Kbit/s或64Kbit/s。 异步工作数据速率为19.2Kbit/s,其电气特性符合ITU-T建议V24。
局间中继接口
模拟中继接口采用C接口,应符合ITU-T建议Q507,并有通道转换设备,采用BELLⅡ和Ⅴ型。接口的线路信号应符合国家标准GB3971.2-1983《电话自动交换机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的规定。
本设备还应具备A中继接口,其编码方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7611-2001的有关规定。
对于各种中继方式的信号和发码方式不要固定,能够根据实际灵活选择。
中继端口电路应分别满足全自动中继方式,半自动中继方式和人工中继方式的需要,通过人机命令加以选择。
对号盘话机,直流脉冲按键话机有关的用户信号技术指标见下表:
双音多频按键话机频率组合表如下:
8、网同步要求
本设备可与公共网或电力系统专用网采取主从同步方式。同步时钟的最低准确度为±4X10-7。
牵引范围能够与准确度为±4X10-7的时钟同步。
最大频率偏移:±2X10-10/天。
一般超限告警:
当滑码率超过4次/每24小时,即能告警。
严重超限告警:
当滑码率超过255次/每24小时,即能告警。
交换机输入信号的抖动和漂移的容差应符合国际GB/T7611-2016的有关要求。
帧定位设备的容量应至少为(256+37)位。
9、电源与接地要求
交换设备要求采用双路-48V电源输入,并能自动切换。
-48伏直流电源在交换机机架输入端波动范围为-44~-58伏。
直流电源输出端的杂音电压值小于2.4毫伏。
交流电源电压为220V±15%,频率为50Hz+2~-3Hz。
直流电源接地方式采用正极接地。
工作地线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均与电站总接地网连接。
机房内各机架间的地线的电位差允许最大可达0.5伏。
用户交换机与接口端局之间的接地电位差允许小于6伏。
10、过压保护与抗干扰
本交换机系统至少应能承受50Hz交流纵向感应电动势大于8伏(均方根值RMS)的能力。
交换机系统对过压和过流的保护性能,应满足ITU-T红皮书K.20建议要求。
在总配线架上对所有与外线连接的部位,加装保护措施。
交换机本身应对周围的无线电信号不产生明显的电磁干扰,应满足ITU-T K.32建议要求。
11、系统测试及验收指标
交换机在出厂前要进行系统的测试,包括各项传输指标和功能的测试,必须保证质量符合要求。
交换机到货安装后,要进行现场测试。
测试环境条件: 温度-6.2℃~+40℃
相对湿度45~95%。
本机具有话务量测量(包括呼叫次数,呼损,话务量统计等)。
维护终端将测试结果自动打印输出。
大话务量测试:
内部呼叫测试故障率应<1‰。
内部呼叫加自环(出中继及入中继)测试故障<1‰。
功能测试
包括交换机所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业务项目,维护功能,故障自动诊断功能,告警功能等。
系统中断平均每年不超过3分钟,折算20年累计不超过1小时。
在交换机系统测试和试运行3个月中,应达到如下指标:
(1) 各类“再启动”的次数分别为:
一类再启动<5次
二类再启动<1次
三类再启动0次
一类再启动指次要启动,不影响已在通话的用户,只影响正在进行的接续。
二类再启动指严重再启动,影响部分用户的接续和通话。
三类再启动,指全系统中断,应用软件数据需要重新输入,影响整机的通话和接续。
(2)各类“阻断”的次数
系统中断0次
最小组群系统中断0次
分组阻断<0.1次/每月
软件设计故障<3次/每月
硬件故障<0.15次/每100户/每月
交换机各项传输参数,信号方式,服务质量指标以及网同步要求等要符合技术指标要求。
其它技术指标以ITU-T建议书和国标为准。